找到相关内容336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药师法门与现实人生

    佛教开示净土法门,告诉我们大千世界中有许许多多佛土,但特别提倡两处:一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以西,称西方极乐净土;一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以东,称东方琉璃净土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,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,令众生来世往生极乐;而东方净土的药师如来,在因地发了十二大愿,更为重视人生的现世快乐。所以在佛教徒中自然形成这样一种观念:往生西方念阿弥陀佛,消灾延寿念药师如来。   西方净土的弘扬,一向为教界所重视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0341938.html
  • 往生路上的歌唱——净土宗音乐与音乐哲学初探

    娱乐。   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把这种树音声完全佛教哲学化,一棵音声树就是一个庄严道场,可以演说一切诸佛如来自在神通甚深境界。   水音声——  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,广大光明,和谐畅美,鸟语花香,宝树...活动中法音畅亮美不胜收,其精神世界直通那充满法音和天乐的极乐净土!   一、 净土佛国是音乐的乐园   净土宗人最大的誓愿,是往生净土,不退成佛。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把它描写为一个光明、美好、无量、...

    听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0342469.html
  • 佛教名山的文化鉴赏

    栖霞寺的千佛崖,佛像散布于山崖岩壁中,为现存唯一的南朝石窟。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,原为东晋名憎慧远创建“莲社”之地,他们共期往生西方净土。隋唐之间。道绰在山西石壁山玄中寺专修净土,善导继承了他的衣钵,后来创立了净土宗。这一宗派的特点是:以念“阿弥陀佛”名号,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,所以称为净土宗。由于净土宗修行法门简便,有利于在群众中广泛传播,大大促进了中国佛教的世俗化。净土宗尊慧远为初祖,所以庐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0243838.html
  • 弥勒法门与净土信仰

    善法??爱敬无上菩提心者”,这种人得生弥勒净土。不厌生死,求生西方极乐要有强烈的厌离心呀,如此之人才能求生西方。但弥勒净土不一样,经文说要不厌生死,对脱离生死之心不太强烈的人在社会上很多,你叫他了生脱死...悲心救度还不够彻底吗?可以说大慈大悲了,这都是经典说的呀。第三点“弥勒与我们最近”:它只在欲界而巳,不像在东方药师净土西方极乐净土之遥远。就如外道一些天仙也知道有个兜率净土,只是祂们进不去而巳。...

    宏印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3348683.html
  • 极乐净土与兜率净土说略(上)

    生兜率。”后有庐山慧远法师邀刘遗民等在家信众,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。此为二净土法门之发端。  与道安大师同时的有昙戒。据《名僧传抄》卷二十三《昙戒愿生兜率事》谓:“诵经五十万言,礼佛为业。时禅法未传,...极乐净土与兜率净土说略(上) 惟闲法师   谈及净土,人们往往只识得极乐一门。这是极乐世界与此地众生极大相应的缘故。然而,十方世界有无量无数之净土。如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之证言:“……如是等...

    惟闲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549414.html
  • 光浸染的净土——慧远创建东林寺

    前,慧远邀集刘遗民、雷次宗、周续之、宗炳、毕颖之、慧永、慧持等123人,建斋立誓,建立了中国佛教最早的结社——白莲社,共期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。   慧远建白莲社,标志着中国佛教净土法门的正式兴起...,却使他在中国佛教史上树立了丰碑。   净土,即洁净的土地,又称极乐世界。慧远依据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、《往生论》等经典,宣扬“一心念佛”、“念佛三昧”,进而提倡观佛念佛,即观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449553.html
  • 浅述《僧护经》的内涵

    发愿念佛往生,临终就能蒙伸缩接引往生西方极乐净土;三、如人有好赌之因,日后就得贫穷之果,这三个方面所作之因虽得的果的早晚不同,但完全属于现在之因果。  未来的因果,即今世所作之中,来世才能得的果。如我们...

    坚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349706.html
  • 日本佛教简史

    以及从台密蜕变出来的日莲宗。禅宗的临济与曹洞两派也在此时兴起。  最澄的弟子圆仁(七九四|八***)入唐之后,传回五台山的五会念佛法门,在比叡山建立常行三昧堂。此后天台宗内部渐渐兴起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...,他们最大的贡献,是将由中国传去的佛教加以日本化,使成为以皇室和国民为重点的国家佛教。  平安末期的净土思想  平安朝末期,武士阶级抬头,加上地方官吏、豪族的专横奢侈,社会秩序呈现动荡紊乱的局面,佛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149856.html
  • 以持律为主的音声法门修行-律宗篇

    ,修相应的禅观法门,目的是在命终后往生西方极乐净土。「弥勒法门」的修持方法与「弥陀法门」相差不大,也是修持念佛与禅观,但重点却是在当世就能以禅定上升兜率陀天面见菩萨,临命终后自然就能随弥勒菩萨下生成佛...:「今以释尊遗法所修行者,并付慈佛令悟圣果。文相既广理固难违,或愿生净土,例亦无壅。以正觉义齐拯济情一解脱便止,何有乖离?且以慈氏标宗,余则十方准例。」由此可知律师提倡弥勒法门的用心所在。  道宣律师...

    赖静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0150870.html
  • 佛教与印度帝王

    富楼那尊者为他说法,信仰的力量不断在国王心中源源涌起。  皇后韦提希夫人遭此巨变,痛苦不已,祈求佛陀为她开示人生苦难的解脱之道,佛陀于是宣说了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微妙法门。同时,被幽禁在牢中的频婆娑罗王,因心眼通彻无碍,遥见佛陀,头面顶礼,慧力豁然大增而证了阿那含果。  频婆娑罗王的遇难事迹,是佛陀讲说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缘起,也为后世众生开启了净土修持的法门。  波斯匿王  波斯匿王是憍萨罗国的国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5751243.html